第三百三十三章 鸡笼港的炮声
险的遭遇不同,差不多与此同时,他们的敌人——从长崎出发的第三批日军运兵船队,正上演着一幕别开生面的悲喜剧。 1874年7月5日,台湾,鸡笼港。 此时的鸡笼港外,风平浪静,一派宁静祥和之意,几艘渔船正在港外徘徊,一艘法国商船刚刚驶出港内。台南地区的烽火,并没有影响到这里。 而到了中午时分,海雾渐渐升腾起来,突然间,远处出现了一艘明显是远道而来而且行动方式古怪的轮船来。 由于出现了海雾,海面的能见度开始下降,正在捕鱼作业的中国渔船和驶向外海的法国商船,都没有能够注意到这艘新出现的船只。 如果能见度好一些的话,人们就会发现,这些船只的桅杆上,都飘扬着醒目的太阳旗! 很快,又有三艘差不多的轮船出现了。11时,4艘日本军舰会合为一队。 鸡笼位于台湾岛的北部,城市入口处,是一个天然形成的避风港湾,海湾两侧大都是绝壁耸立,地形极为险要,利用突出在港湾里的海角绝壁,以及沿岸的浅水区,几乎全港处处都是可以扼守布防的要地。鸡笼港的一些险要位置,自古就设有炮台,但是装备的火炮型号老旧,基本无用。王凯泰出任福建巡抚后,在鸡笼港四周山崖上修筑了6座碉堡,并在港池内侧的一处容易登陆的低地上修建了一座炮台,这座属于堡垒式炮台,对海共开有5个炮口,安装1门190毫米威斯窝斯六角前膛炮,4门160毫米法华士前膛炮,各炮口都额外加有装甲防护,这座炮台旁边就是从海边通向鸡笼煤矿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