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一五章 红旗卷起农奴戟
r> “红旗卷起农奴戟啊!” 杨丰感叹着。 此刻的场面还是很符合这句诗的。 因为此时丹阳城下的,几乎全是各地赶来助战的民兵。 随着秋收和播种的结束,镇江,句容,丹阳本地民兵全来了,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,过来帮忙助威也好。他们都是各地民兵军官带领,连吃喝都完全不需要别人管,民兵队自己就有专门做饭的,粮食也是自己带来的,甚至还有连这些都不用带着,直接带钱过来的。 他们周围有的是商贩。 这些民兵绝大多数都是冷兵器,虽然戟的确不多,但长矛如林的场面还是称得上。 实际上戟也有。 既然是民兵,就很难有制式化的武器,基本上弄到什么用什么,还有连长矛都装备不上的,干脆就是自制的大棒子,为了加强威力还在前面装一个硬木做的锤头,俨然扛着大锤的小丑女一般。 还有干脆就是把自己家锄头截断锄刃然后把后面磨尖的。 至于扛着家里的斧头,镐头,连枷这些的也比比皆是,农具怎么了,农具一样能杀敌。 哪怕来个欧洲铁罐头骑士,不是一样也扛不住一镐头? 三县至少十万民兵,此时将整个丹阳围的可以说铁桶一般,就连城东的运河都被民兵控制,所有向城内运输的军需都被拦截,而驻扎在这边的常胜军继续保持警戒,或者说